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将平安建设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大考”来真抓实干,通过“公安+”模式探索推动系列警务创新实践,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上守正笃实,日新其力,厚积薄发,久久为功,成果丰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1
前不久,兴义市某公司财务小张被公司“领导”安排将14万资金转到一个“指定账户”,小张对“领导”的身份深信不疑,就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将这笔钱打给了对方,没想到刚过两分钟就接到了真正领导的电话,小张突然醒悟自己上当受骗了。
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将被害人和嫌疑人等相关信息录入公安部反诈平台进行及时止损,成功将其公司被骗的14万元线上冻结,并顺利将冻结的14万返还至被骗公司账户。
这是黔西南公安依托“公安+金融+通信运营商”警务运行模式取得的实际战果。
黔西南公安将公安刑侦部门、电信、移动、联通、黔西南州境内营业的金融机构资源融合,建立反诈骗中心,围绕“宣传、防范、打击”三个重心,推进反诈骗工作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实战化,实现了公安查、银行堵、电信封,提升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拦截、堵停阻断、止付挽损和侦查处置水平。
今年9月以来,黔西南州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立案数同比下降26.72%,环比下降38.85%,实现双降;损失资金同比下降25.07%,环比下降32.88%,实现双降。
2
在册亨,岩架村的岑某河有一处土地与潘某相邻,土地分界不清晰,多次争议,在未明确土地归属的情况下,潘某将岑某河种的芭蕉树砍了。
“我联系镇国土所工作人员一同到现场调解。”岩架派出所民警魏知鸿了解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解。
在现场,当事双方陈述各异,火药味十足!魏知鸿通过讲道理、说事实、宣法律、讲人情,使两方关系缓和,随后由国土所工作人员为他们划清土地界线。
不到一小时,当事二人握手言和。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倾力打造群防群治、全民共治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公安+”司法、教育、卫健、村(居)……广泛调动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更和谐。
今年以来,黔西南公安机关通过“公安+”多元化调解模式共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70余起,化解率达96.21%。
3
在兴义,238名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的党员民警兼任学校安全法治副校长(园长),协助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及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配合学校妥善处理师生违法犯罪案件,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协助学校做好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安全教育机制,参与制定学校安全教育规划、计划,做好安全法治教育,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及以上的安全法治警示教育课。
黔西南公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创建“公安+校园”警务模式,推动黔西南州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建设,筑牢“平安校园”。
“我们将学校监控纳入天网视频,为日常安全监管、应急处置或事后侦查提供条件。而学校保安按下一键报警装置,派出所就能及时处警。”兴义市公安局政工室宣传股股长杨仁智介绍。
兴义市公安局深入推进“公安+校园”警务,把校园安防体系纳入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协助安保公司和学校做好校园安保人员培训,筑牢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督导学校配备好专业防护装备,保障人员人身安全,全面推进“雪亮工程”进校园,在学校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连接110社会联动指挥中心,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到实处,校园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全面提升。
疫情尚未离去,防控仍在进行。在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码头以及各旅游观光的景区景点、开学复课的学校,“公安+防疫护卫”全覆盖,“警医”模式已成为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守门人”。目前,黔西南州无一例失控漏管。(张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