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芹在展示细如毛发的竹丝。王长育 摄
“你猜,这根竹子卖原料市场价多少钱?”“嘿嘿,猜不到吧?那我告诉你,如果是卖原料,最多不到10元。但是,经过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等二十多道工序后,制成竹编工艺品,价值可攀升到几百甚至几千元。”津津乐道竹子“变身记”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昌芹。
在赤水市,提起杨昌芹,党员干部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个敢闯、敢干、敢拼的女强人。1990年出生的杨昌芹,说话柔声细语,做事却雷厉风行。2007年,她作为贵州印江县一所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来到赤水市,师从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学竹编。学习结束后,同行的女孩们都选择回印江,杨昌芹却留了下来,扎根赤水,继续圆自己的竹编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多年刻苦钻研,潜心学习,杨昌芹的竹编技艺日臻成熟,在行业内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竹编作品先后数十次荣获省内外工艺品大奖。她还成为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杨昌芹说,当初自己也没想到,一个执着和坚守的竹编创业梦,能成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敲门砖”。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杨昌芹把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相融,成立了赤水竹编非遗产学研基地和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竹编产业。目前已开发出竹提包、茶杯、花篮、字画等上千种竹编产品,注册了30余个商标,申请了30余项专利,公司年产值达上千万元,为非遗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昌芹说,自己来自农村,深知乡亲们的辛苦和不易。同时,作为民族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当有慕名而来的村民求学时,杨昌芹总是来者不拒,悉心教授技艺,还通过“巾帼脱贫·巧手工程”免费培训,带动许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从2012年至今,她的培训范围涵盖了周边的留守妇女、易地扶贫搬迁户、残疾人等,培训总数达上万人次,公司与民族村177户570名脱贫户达成利益联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的同时,培育更多的乡土人才,让“赤水竹编”绽放光彩。
据杨昌芹介绍,公司当初起名为牵手竹艺公司,就是希望通过示范带动,牵更多村民的手从事竹编,大伙儿一起“竹”梦小康。如今,她要领着大家一起“竹”梦乡村振兴。
这位从田间地头出来的农家女孩,先后当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杨昌芹看来,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就是要为人民代言。杨昌芹说:“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要多反映基层的声音。”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杨昌芹每天都很忙,奔波于最基层,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和建议。赤水市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现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竹资源十分丰富。杨昌芹认为,将非遗竹编产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一定大有可为。她已形成了书面建议,让革命老区群众通过传统产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走上富裕之路,巩固赤水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