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必达 执必果 ——广州法院开展试点破解送达难
可实时查询全市900余万外来人员暂住信息及1300余万条人口、企业的标准地址;未留联系方式也能获取手机号码并成功送达;“弹屏短信”受送达人阅后方可关闭;涉案不动产可实现当天询价、当天反馈……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法院从今年5月初开展“送必达、执必果”试点工作以来,46项措施落地,“送达难”“执行难”逐步破解。
统计显示,今年5至6月,广州两级法院民事案件直接送达平均用时9.56天,同比缩短7.24天;首次送达成功率56.65%,同比提高了12.6%。全市法院执行结案大幅上升,结案增幅明显高于收案增幅。
汇聚社会力量 破解送达信息采集难点
送达难,是执行环节第一难。广州法院“送必达”,通过与市政府、电信运营商、邮政公司多方沟通,拓宽送达人信息采集渠道、推行行业送达地址共享、规范公告送达、加强邮寄送达管理监督等举措,大幅压缩送达耗时,确保送得快、送得准。
广州法院推动与广州标准地址数据库对接,建立通信运营商当日快速反馈信息机制,推动行业协会修订标准合同,约定银行、保险合同确认的地址可用于接收诉讼、执行文书。开通线上确认送达地址功能,两个月来确认地址信息3422条。
汇聚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围剿”失信被执行人。广州法院建立与公安机关执行协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协助拘留失信被执行人157名。构建网格员协助执行体系,首批纳入1.1万名网格员,办理事项271项。建立涉案不动产、车辆网络询价机制,6月以来依托京东大数据平台对59件案件71宗不动产进行评估,评估周期缩短到三个工作日。推动涉案广州牌照小客车带指标拍卖,明确符合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买受人竞拍司法拍卖车辆可直接申领指标。推行公证参与执行辅助事务,今年以来公证机关派驻法院协助办理案件620件、事项1030项。
依托科技手段 增强执行工作智慧支撑
面对执行收案数量大幅增长的现状,广州法院利用高科技手段,建成智慧送达平台,实现送达工作统一管理、一键送达、全程留痕、随时可视、实时可查。建立全市法院受送达人地址标准数据库,立案时自动抓取、匹配历史成功送达地址信息。建立邮政公司辅助送达机制,送达员通过内网专线将送达指令推送到邮政公司后,可实时查询投递状态。智能送达专柜实现全天候送达,受送达人可随时自助领取。提高电子送达适用率,明确网上立案、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律师代理的案件,原则上全部适用电子送达方式送达。
此外,广州法院扩容天平执行查控网,实现与大数据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对接,导入户政、人社等各职能部门数据13类70亿条,初步实现对被执行人的大数据画像。上线执行大数据管理分析平台,实现对财产查控、处置、执行款到账等9个关键环节的动态管理、逐级预警、限时督办。执行指挥中心归口负责全部执行案件的网络查控和案件快速流转,今年以来集中查询45万余次,集中控制财产6182项。建立与公安机关网络协作执行机制,目前已接入900余万外来人口居住信息。
创新工作机制 让长效机制“长出牙齿”
广州法院健全新型执行团队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现以10%的执行人员力量办理70%以上的执行案件。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机制,1月至6月共有13635件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完善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绩效核心指标的考核比重。
同时,出台《关于完善送达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送达质效的若干规定》。建立快审案件送达快速通道,通过电子送达或电话、短信、微信、即时通信软件直接送达。
此外,广州法院推动制定《广州市法律文书寄递项目操作规范》,与邮政公司建立邮寄送达质量双向通报制度,通过夜间送达、提高投递频次、强制绑定回执等措施提高送达成功率,5月至6月邮寄送达成功率同比提高15.5%,回执合格率同比提高15.4%。广州法院还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委托代理律师直接送达工作的若干规定》,探索委托代理律师直接送达制度。(潘玲娜)
统计显示,今年5至6月,广州两级法院民事案件直接送达平均用时9.56天,同比缩短7.24天;首次送达成功率56.65%,同比提高了12.6%。全市法院执行结案大幅上升,结案增幅明显高于收案增幅。
汇聚社会力量 破解送达信息采集难点
送达难,是执行环节第一难。广州法院“送必达”,通过与市政府、电信运营商、邮政公司多方沟通,拓宽送达人信息采集渠道、推行行业送达地址共享、规范公告送达、加强邮寄送达管理监督等举措,大幅压缩送达耗时,确保送得快、送得准。
广州法院推动与广州标准地址数据库对接,建立通信运营商当日快速反馈信息机制,推动行业协会修订标准合同,约定银行、保险合同确认的地址可用于接收诉讼、执行文书。开通线上确认送达地址功能,两个月来确认地址信息3422条。
汇聚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围剿”失信被执行人。广州法院建立与公安机关执行协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协助拘留失信被执行人157名。构建网格员协助执行体系,首批纳入1.1万名网格员,办理事项271项。建立涉案不动产、车辆网络询价机制,6月以来依托京东大数据平台对59件案件71宗不动产进行评估,评估周期缩短到三个工作日。推动涉案广州牌照小客车带指标拍卖,明确符合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买受人竞拍司法拍卖车辆可直接申领指标。推行公证参与执行辅助事务,今年以来公证机关派驻法院协助办理案件620件、事项1030项。
依托科技手段 增强执行工作智慧支撑
面对执行收案数量大幅增长的现状,广州法院利用高科技手段,建成智慧送达平台,实现送达工作统一管理、一键送达、全程留痕、随时可视、实时可查。建立全市法院受送达人地址标准数据库,立案时自动抓取、匹配历史成功送达地址信息。建立邮政公司辅助送达机制,送达员通过内网专线将送达指令推送到邮政公司后,可实时查询投递状态。智能送达专柜实现全天候送达,受送达人可随时自助领取。提高电子送达适用率,明确网上立案、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律师代理的案件,原则上全部适用电子送达方式送达。
此外,广州法院扩容天平执行查控网,实现与大数据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对接,导入户政、人社等各职能部门数据13类70亿条,初步实现对被执行人的大数据画像。上线执行大数据管理分析平台,实现对财产查控、处置、执行款到账等9个关键环节的动态管理、逐级预警、限时督办。执行指挥中心归口负责全部执行案件的网络查控和案件快速流转,今年以来集中查询45万余次,集中控制财产6182项。建立与公安机关网络协作执行机制,目前已接入900余万外来人口居住信息。
创新工作机制 让长效机制“长出牙齿”
广州法院健全新型执行团队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现以10%的执行人员力量办理70%以上的执行案件。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机制,1月至6月共有13635件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完善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绩效核心指标的考核比重。
同时,出台《关于完善送达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送达质效的若干规定》。建立快审案件送达快速通道,通过电子送达或电话、短信、微信、即时通信软件直接送达。
此外,广州法院推动制定《广州市法律文书寄递项目操作规范》,与邮政公司建立邮寄送达质量双向通报制度,通过夜间送达、提高投递频次、强制绑定回执等措施提高送达成功率,5月至6月邮寄送达成功率同比提高15.5%,回执合格率同比提高15.4%。广州法院还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委托代理律师直接送达工作的若干规定》,探索委托代理律师直接送达制度。(潘玲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