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检察机关“理念先行、服务靠前、履职延伸”
构建“亲清护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检察模式
福建省泉州市民营经济活跃,被誉为品牌之都、民办特区,民营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近年来,泉州市检察机关围绕“理念先行、服务靠前、履职延伸”工作方式,探索形成“亲清护企”泉州检察工作模式,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护航。就“亲清护企”检察工作模式,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扬捷。
记者:泉州市检察机关“亲清护企”工作模式已逐步成熟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请问推行“亲清护企”检察工作模式是出于什么考虑?
高扬捷: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泉州地区民营经济活跃,我们深刻认识到检察机关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在办理涉企案件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民营企业家多年来深受维权融资等涉法问题困扰,而这些“无处言说”的难题恰恰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所在。因此,如何有效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度思考的问题。
记者:“亲清护企”检察模式是怎样找到切入点的,又是如何准确对接企业的司法需求?
高扬捷:企业有呼声,检察有响应。前期,我们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双联双促”(联系企业、联系项目,促进发展、促进廉洁)调研服务活动。两级院检察人员带着问题和思考深入企业、园区、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部门“问计问惑”,面对面了解企业所思所需,充分倾听企业涉法需求与意见建议。活动期间,我们共开展专题座谈137场,挂钩走访137家民营企业,落实司法服务与企业需求“双向定制”制度,做到向企问需、为企解惑。
记者: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全面推行“亲清护企”检察工作模式中确立了哪些理念?
高扬捷:在深入倾听司法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意见,引导全市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坚持平等保护、鼓励创新等理念,在办案中最大限度保护民营企业正常发展。我们建立完善办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风险评估、办理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和社会预见制度,注重办案方式方法改进,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确立谦抑、审慎、文明、规范办案理念,引导全市检察机关更加坚定地安商护商亲商。此外,我们聘任20名企业家代表为党风检风监督员,深入企业随机调查检察人员开展服务企业工作情况,确保司法办案规范文明。
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泉州市检察机关做了哪些努力?
高扬捷:一方面,我们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力打击各类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充分保障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努力让企业感到安全、安定、安心。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专项监督,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密切关注民营经济主体在诉讼活动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损害其利益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救济。设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牵头推动企业建立品牌跨域保护联盟,联合电商平台构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打造品牌网络联合打假平台,持续优化升级品牌保护力度,实现泉商品牌侵权投诉24小时快速处理与侵权线索的即时取证,构筑完善“打击、监督、保护、预防”一体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
记者: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靠前服务,能否介绍一下泉州市检察机关从哪些地方着手发力?
高扬捷:在载体上,我们以“亲清护企”主题行动为牵引,联合工商联、税务等部门连续配套开展“进百家企业、设法治维权快车道”“亲清检商行·护企促发展”等系列活动,促进集中解决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涉法问题。近年来,我们共联合工商联挂钩走访百家企业,开展普法宣传90场次,形成加强产权保护护航民企创新创业12条措施、“亲清护企”行动纲要(2018)等机制建设成果。
在平台上,我们铺设“线下线上”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建设检察监督指导中心,融合“网格化+社区检察官”工作,聘任专职网格员377名,将检察监督服务延伸拓展到乡镇村企业,为企业提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法律服务,打通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张仁平 通讯员 吴珺莹 吴世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