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希望 向阳而开
——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检察院未检部检察官石杨
今年妇女节前夕,当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消息传到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检察院时,石杨正在开庭。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她打心底里希望站在被告席上的未成年人越少越好,所以每临庭审,她总是忍不住要在法庭教育环节对孩子及到场家长多“唠叨”几句。
临近下班,法槌敲响,她拖着有些疲乏的身体回到车上,此刻,单位微信群已是赞声不绝。但极少人知道,过去三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如何从人生低谷步步闯出,向阳而开。
不想离开
2011年3月,刚当上妈妈的石杨来到江汉区检察院“大手拉小手”工作室,开始全面负责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及维权帮教工作。品牌发扬重任在肩,唯恐做得不够好的她对自己更“狠”了:刚满半岁的儿子被送回老家,未愈的腿伤被抛诸脑后。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托着她一步步攀向高峰,全省未检业务竞赛独揽三奖、“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受到省院推广、工作室再度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但这一切也一点点透支着她的健康。
2016年,她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里。当医生将确诊报告摊开,上面白纸黑字的免疫系统崩溃警告让35岁的石杨第一次感觉自己走到了生死关头。但她没有时间自怨自艾,只能尽己所能边工作、边治疗,勇敢地拼搏下去。
随着疗程深入,药物副作用开始显现,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受损,精力也越发不济,慢慢地,提审、开庭、制作审查报告这些重复了几百次的事也变得困难,工作不能等与身体不给力之间的矛盾让石杨陷入两难。就这样挣扎着、强撑着,时间到了2017年。年初,院内分类定岗,为了征求个人意愿,院领导同石杨进行了一次深谈。
“你愿意换到其他岗位吗?”当她亲耳听到这个最不敢面对的问题时,并没有预想中的慌乱,反而脱口而出确定且唯一的答案。“我不愿意,我孩子有多大我来这里就有多久,我是和工作室一起成长的,我真的舍不得。”
重新开始
随着春天到来,石杨的身体重新焕发出生机。2018年1月31日,她沉寂已久的办案系统恢复收案;与此同时,工作室人员配备增强,也让她有更多精力投入办案之中。
不久,一起特殊的性侵案摆在了她面前。17岁的小东智力发育迟缓,初中毕业便辍学在家,因一时冲动,侵犯了年仅6岁的邻居女童小南。虽然嫌疑人供认强奸幼女,但仔细审查案卷,石杨却发现疑点重重。
“司法鉴定显示,嫌疑人属于轻度智障,但笔录中思维清晰、对答如流,一点看不出来智力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嫌疑人供述与被害人陈述有些不符,小南的描述更符合猥亵儿童罪。”对小东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评估后,石杨来到了看守所。
当嫌疑人进门,石杨敏锐地观察到,他虽然一直低着头,但囚服扣得整整齐齐,按完手印也没乱擦在墙上。“这些好习惯,表明他的家教并不差。”基于此,石杨依据心理暗示理论迅速调整策略,以一句由衷的表扬开启讯问。
“你是我见过这么多孩子中,最讲究的一个。”听到检察官的话,从进门就开始低声抽泣的小东不可置信般地抬起了头。面对17岁的小东,石杨几乎是以跟四五岁孩童说话的语气及方式在问案,声音极其温柔,唯恐吓坏对方阻断交流。她的耐心与专业使得整场讯问推进顺利,小东虽表达能力有限,但仍能清楚、如实地描述自己的行为。“他认罪,内容与前份笔录并无出入,只是表达上没有那么流畅。”
固定好小东的供词,石杨立刻联系被害人家属,但复核的要求却遭到了坚决反对。“孩子妈妈很抗拒,不想再揭开伤疤。”她只好反复做工作,再三保证以小南的意愿为主,才说动了伤心的母亲。
如石杨所料,复核一开始也不顺利。小南沉默寡言,母亲唉声叹气,现场气氛压抑至极。这时,石杨悄悄地拿出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布娃娃放在了桌上。
当小南伸出手,石杨便适时地陪她玩起了过家家。当孩子逐渐沉浸于游戏,石杨便一步步引导她用摆弄娃娃的方式,说出案发时的真相。
“这种方式让那些残酷的事没那么难以启齿。”患病期间修习的心理学理论,让石杨办起未检案件更加游刃有余。跟小南见面前,她预演了绘画、全脑效能等多套方案,最终根据案件焦点作出选择。事实证明,她选对了:小南终于克服恐惧说出实情,与小东的供述相互印证。至此,案情水落石出。
之后,石杨又陆续办理了几起性侵案件。由于每次都遭遇证据单薄、易翻供等困局,她便主动与办案单位协商,要求在办理类似案件时提前介入,第一时间引导侦查、固定证据,以确保案件质量、防止二次伤害。看到她投入的劲头,公安民警们也笑着感慨,那个较真的石杨真的回来了。
跬步向前
扎根工作室8年,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805件,接触问题少年过千名,对于自己珍视的未检事业,石杨的思考渐成体系。对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及司法机关宽缓处理引发的讨论,她引用电影台词“无论最终结果将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来表达自己“宽容而不纵容”的帮教理念。
去年8月,在办理一起手机盗窃案时,被害人主动提出,只要按手机鉴定价值赔偿2000元,他愿意谅解未满18岁、已认罪悔罪的小北,给他一个机会。然而,当石杨满怀希望地转述被害人意见时,却在其父亲处碰了壁。
“我用自己打零工赚的钱赔行吗?”听到父亲以“没钱”为由拒绝后,小北近乎哀求地向父亲求助,却仍是无济于事。讯问室里,旁观一切的石杨无奈至极。
小北最终站上了被告席。对于自小父母离异、父亲作为刑满释放人员管教失当、误交损友而参与盗窃的小北,石杨深知其处境艰难,因此在法庭教育环节并未严厉批评,而是给了一段温暖的鼓励。当她说到“任何时候都要自食其力,没有人帮你,你更要帮自己”时,一直故作冷漠的小北当庭嚎啕大哭。
最终,小北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获释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外卖小哥”,还时常通过工作室账号和石杨联系,汇报近况。他的微信签名,不知何时改成了石杨在法庭上说的那句话。
“未来,除了办案,我希望自己能在实践层面进行创新探索,为构建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社会化体系提供更多参考。”选择希望,是未检工作的意义,也是石杨的决心。
(本报通讯员付静宜 记者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