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贵州黔东南: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公益诉讼工作范畴
发布日期:2019-05-13 | 来源:检察日报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面对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多个矛盾,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贵州省黔东南州检察院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公益诉讼工作范畴——

提起公益诉讼后,齐抓共管的力度出来了

 

在传统木屋群中,砖混结构的小楼很难与原生风貌融为一体

在木屋旁边加盖的砖房显得格格不入

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4月15日中午,240多名大学生的到来,打破了归柳侗寨的宁静。村民纷纷把学生领到自家木屋留宿,杨井忠(化名)家翻建的混凝土小楼因为干燥、亮堂,很受学生欢迎。

以写生基地发展民宿、带动村民脱贫,是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政府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为改善民宿条件,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改造木屋,翻建砖瓦房,使用铝合金门窗建筑材料。这可愁坏了写生基地的老板陈耀庆(化名)。

“这两年村里的路越修越宽,城里的建材也运了进来,再这样改下去,传统村落的原生风貌就没有了!”陈耀庆所担心的也是写生人最不想看到的。眼前崭新的混凝土小楼和路边的水泥灯杆,让带队的张老师有些始料不及,“以后这样的东西多了,我们就不会再来了。千里迢迢带学生到这里写生,看中的就是整个村落的原生风貌。”张老师遗憾地说。

看到十年前后传统村落的照片,检察长心情沉重

陈耀庆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从归柳侗寨到宰荡侗寨,一路上,记者看到多处民居木屋或拆旧建新,或进行扩建。

据当地人介绍,木屋基本是两层,底层潮湿、阴暗,住着并不舒服。而且,生火做饭还要小心火灾。不少村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有人把底层木屋改成砖混结构,有人直接在木屋外面扩建砖混结构的厨房和卫生间。改造后,居住环境确实舒适安全了。可是,散布在小溪两岸的砖混建筑,很难与石板古道、古树、鼓楼和花桥等原生风貌融为一体,显得格格不入。

这一现象也引起“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的关注。看到外国专家展示中国传统村落十年前后的照片,参会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检察院检察长陈继忠心情沉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在2015年,全州就有309个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占贵州省的56.69%,占全国的7.44%。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这对矛盾?黔东南州检察院党组一直在寻找答案。

近年来,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的报道频见报端。有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加速了凋敝,有些则因乱搭乱建、随意丢弃垃圾、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遭到严重破坏,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2015年9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黔东南州成为公益诉讼试点地区。2017年8月3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借助两股东风,黔东南州检察院创新工作思路,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公益诉讼工作范畴,在2018年初部署了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行动。陈继忠亲自坐镇指挥。

在这次专项活动中,全州检察机关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73件,立案47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64件,成功提起全国首例保护传统村落公益诉讼。通过专项活动,检察机关督促清理各类生活垃圾421吨,整改集中饮用水源地13个,抢救传统村落古建筑、古文物20个,1.43亿元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得以落地。

“镇里把这么好的资源交给我们,我们给政府丢脸了”

在保护传统村落专项行动中,榕江县检察院对全县16个传统村落逐一走访,形成了内容详实的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充分肯定,并推动《榕江县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的出台。

针对16个传统村落普遍存在的无序改建、违章扩建现象,榕江县检察院在2018年5月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34份,其中33份得到整改回复,只有栽麻镇政府没有回音。

2018年9月,检察院第二次回访原有破坏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违法违章建筑时,发现当地的违建不但没有整改,而且数量不减反增。榕江县检察院认为,栽麻镇政府怠于履职,导致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到侵害,应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可是,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传统村落”属于公益诉讼的范围,究竟能不能提起公益诉讼,也没有先例可循。

榕江县检察院检察长吴正国说:“我院创新工作思路,在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等’字上做文章,认为保护传统村落可以纳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后来与有管辖权的黎平县法院沟通意见,达成一致。贵州省检察院也认可这一观点,同意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019年2月27日,黎平县法院开庭审理,全部支持榕江县检察院的诉讼请求。

回想起这件事,栽麻镇镇长杨兴沼仍略显尴尬。“那时镇上的脱贫攻坚任务紧,又加上人事刚刚变动,分工没有相应调整,信息报送不及时,沟通上没有对接好。”杨兴沼清楚记得接到起诉书的时间,是2018年12月28日。“那一刻很震惊,我们每天都在保护传统村落,怎么还被起诉了?”杨兴沼苦笑着。

“坐在被告席上,压力特别大,镇里把这么好的资源交给我们,我们给政府丢脸了。”栽麻镇党委书记吴述峰说。

栽麻镇有四个传统村落,大利侗寨是栽麻镇较早开发的旅游村寨。镇党委和政府积极探索“党支部+文创+古村落保护与振兴”的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吸引省内外众多美术师生、艺术家慕名前来写生,努力培育侗族大歌、侗布创艺、文创特色产品等民族文化产品,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机制协调共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吴述峰和杨兴沼全力投入。

这也是让两个人有些使心憋气的地方。“我们一心想的是保护传统村落,带着村民脱贫。一时疏忽,就坐上了被告席。”吴述峰喃喃地说。

亲自担任此案公益诉讼起诉人的吴正国在庭审后,给到庭旁听的榕江县负有传统村落保护职责的9个行政部门、14个乡镇及部分村支“两委”负责人上了一堂法治课。吴正国说:“这起公益诉讼案件最大的意义,在于唤起大家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并不是栽麻镇政府保护传统村落的工作做得最差,而是一时怠于履行职责。法律赋予检察院公益诉讼职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就要依法接受检察院的监督,积极回复整改意见。在限期内没有回应、仍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被告席没白坐,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被激发出来了

公益诉讼之后,吴述峰明显感觉到“齐抓共管的力度出来了”。

“乡镇级政府没有执法权,看到违建只能劝阻和教育村民。这次不一样,在讨论如何拆除归柳侗寨几座架在河上的违建时,各职能部门积极回应,一天之内顺利拆除。”吴述峰笑着说,被告席没白坐。现在各部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被激发出来了,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职能,谁不积极履职,下一次坐在被告席上的就是谁。

在大利和归柳侗寨,随处可以看到前来旅游写生的学生,侗族妇女则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洗菜、切肉,准备客饭。栽麻镇党委和政府积极探索的旅游扶贫模式,确实让村民在守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得到了收益。

尤其在大利侗寨,很多民居不仅宽敞明亮,而且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卫生间铺了瓷砖,还装上了电热水器。然而,外观还是传统木结构。

镇长杨兴沼介绍说,这里的很多木屋都改建为砖瓦房,毕竟要发展旅游,民宿条件得跟上,至少要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安全的厨房。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镇政府同村民和当地木工师傅协商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当地较普遍的杉木外包,还原木屋外观。

吴述峰想套用这个思路解决归柳和宰荡侗寨的民居改建复原问题。他请专业设计机构结合两个侗寨的自然风貌特点,设计“建房导则”,让村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房屋改建的样式。费用则由三方分担:村民自己出一点,政府拿一点,企业贡献一点。

截至发稿,“建房导则”已经通过多方审核并提供给村民,归柳和宰荡侗寨的大多数村民接受了镇政府提出的三方分担费用的建议,接下来,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建民居。

“尽管首战告捷,但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还有很大空间。”贵州省黔东南州检察院检察长陈继忠说,检察机关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会止于专项行动,而是常态。

(本报记者 谢文英/文图)

代表委员认为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尊重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的。住在传统村落的村民渴望从潮湿阴暗的木屋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享受新型建材带来的舒适,不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如何找准平衡点?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在担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曾多次建议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姚晓英说:“百姓有权利选择自己意愿中的生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关注文化空间的真实存在,也需要关注真实生活的人群,因为人的存在才是文化本身。”

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人大主席杨勇一直住着祖辈留下的木屋,“房子相当老了,而且比较潮湿、阴暗,防火压力大。谁都想住宽敞舒适的房子,这很正常。”杨勇说,保护传统村落不等于固守贫困和落后,他建议政府疏堵结合,在合适的地方另辟安置新区,给村民自愿选择生活环境的余地。只有这样,传统村落的原生风貌才可以保护下来。

“是不是把传统村落里改建的砖瓦房拆了、恢复成木屋,就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榕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军说,“没有发展就没有传承,传统村落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的木屋也已经不是传统村落的原始状态。所以,保护传统村落,应该首先尊重村民的意愿,理解他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需要保护的是房屋的外观,要尽可能地融入原生风貌,还要保护居住环境的安全,木质房屋最怕的就是火灾。”

榕江县政协副主席潘顺勇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政府必须积极作为。潘顺勇说:“政府一方面要规划好民居导则,引导村民合理改建房屋。这样既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会破坏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要为村民提供基本保障,比如兴建学校、医院和养老机构,这样就能够把人留下。人留下了,传统村落就有了魂,也就有了安放乡愁的地方。”

(本报记者 谢文英)

[责任编辑: 王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