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暴雨季,当其他城市“逢雨看海”时,青岛的排水系统总会刷一波存在感,自动变“网红”。
在今年南方城市频发水涝的背景下,《法制日报》记者近日来到青岛实地采访。
延续雨污分流模式
科学建造排水管网
“青岛市区在短时强降雨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城区大面积积水,极少发生内涝灾害。”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处处长辛克刚告诉记者。
据辛克刚介绍,青岛的排水考验主要有两点,一是台风与风暴潮叠加后,沿海排口几乎丧失排水能力,但随着退潮和台风消减,管道很快就能恢复排水能力。受风暴潮影响的马路积水不会超过10厘米,不致于导致城市交通瘫痪。二是青岛市老胶济铁路存在一些低洼地段,铁路涵洞和洼地遇到大雨会积水,但最深处仅有1米左右。
清代末期,德占青岛后,欧洲人居住区(中山路南段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整个区域)及前海一带,采用雨污分流模式,雨水管、污水管分别设置;华人区(市南区西镇和现市北区)采用雨污合流模式,雨水污水共享一管。
辛克刚称,德占时期,德国共在青岛建造了70多公里排水管道。建国后,大部分管网因超期服役、管网能力不足和城市发展等原因,已陆续被翻建整修。只有位于太平路、江苏路和大学路总长约2.66公里的雨水暗渠和污水管线仍在正常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起,青岛进行了扩张,青岛市内三区的排水管道至今总长已超过4000公里。“德国排水系统给青岛留下的最大贡献,其实是欧洲人居住区的雨污分流理念。青岛现在强大的排水能力主要来自‘中国制造’。”辛克刚说。
有专家认为,青岛极少发生严重城市内涝,是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温和气候水文条件和完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岛是典型山、海、城一体的滨海城市,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能快速经地面径流汇入大海;青岛地处温带季风区,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衡,极少出现台风、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并且,青岛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方面投资很大,自2009年,青岛连续投入累计2000多万元资金对市区的130多处低洼段进行集中整治,改造雨污水管网,保证了排水设施通畅。
打造地下综合管廊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
日前,记者走在青岛高新区智力岛路上,主干道几无井盖,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进出口就在这条路上。
沿着入口的阶梯一直向下走,宽3米、高3米、容量甚至可以跑汽车的地下管廊豁然开朗。记者发现,在长达54公里的管廊内,有200多个摄像头、近400个消防报警装置,通过监控中心可查看管廊内情况。
“这里可以将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燃气、热力(制冷)、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全部纳入。”辛克刚说。
据悉,青岛早在2008年即在高新区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工作,建成了长54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率先在全国成网成片地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2016年,青岛成为第二批国家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时序、空间分布、建设规模等因素,在李沧区、蓝谷核心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胶东国际机场5个区域,规划建设21处管廊试点项目,共49公里。
“截至2018年11月底,21个试点项目已建成廊体48.36公里,占试点项目总量的98.03%,年底全部完工。另外,正在加快推进管线入廊和管廊运维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为下一步实现统一管理创造条件。”辛克刚说。
此外,青岛根据试点区全部位于老城区的特点,推行“海绵+”模式,打造一批海绵城市特色项目,解决小区内涝积水、景观水质恶化等问题。
在辛克刚看来,青岛排水虽然超前,但全市排水不畅点也有百余处,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涉水城市病、治黑除涝的有力支撑。“延续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做好排水管网提质增效、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排水治水路上,将青岛努力建设成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城市。”辛克刚说。
记者 孙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