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政法英模

政法英模榜|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广德县检察院原监所检察科科长徐明书
发布日期:2019-10-12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用实际行动诠释检察官的使命担当

——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广德县检察院原监所检察科科长徐明书

今年7月5日,安徽省广德县(现为广德市)会议中心,以皖南花鼓戏形式拍摄的微电视剧《最后一笔党费》首映式在这里举行。

该剧以已故“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广德县检察院原监所检察科科长、驻看守所检察室原主任徐明书为原型,再现了这名基层检察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形象。

首映式由广德县委、县政府举办。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来了,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来了,与徐明书共事多年的政法各部门干警代表也来了。

徐明书的家乡广德多竹。“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节贞,贞以立志”,徐明书生于斯长于斯,也如这片土地上的竹子一般,“生挺凌云节,任尔冰雪霜。”他用充盈的四十八载岁月年华,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追求,一名检察官的使命和担当。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徐明书常说:“对自己严一点,干工作就会实一些。”2013年下半年,组织安排业务成绩突出的徐明书任广德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科长,同时兼任驻县看守所检察室主任。

当时该县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在宣城市目标考核中倒数第一,这一岗位,别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徐明书却一口答应,没有半点犹豫。

初到驻所检察室,那里的工作环境让徐明书心里凉了半截;而规章制度空白、工作机制模糊、监督秩序混乱,更是让徐明书心里没了底。

困难有,但可以克服。徐明书被激发起了斗志和干劲,到岗后,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前一天晚上监区监控视频,看有无在押人员打架斗殴等违反监管场所秩序的行为发生,监管是否到位。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巡查监区不少于3次,每周找在押人员谈心谈话不少于10次,如若遇到特殊情况去不了,也要打电话询问看守所民警当天监区情况。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埋头啃下了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狠抓制度建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规矩。

监所检察工作职能广泛,与公安、司法、法院等多个单位和部门都有交集,监所检察科科长的责任更是重大,既要监督好看守所日常监管活动,又要注意监督的方式方法,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那段时间,徐明书几乎每天都要巡视与纠正民警的管制行为,他这“较真”的态度令一些民警很不理解。徐明书为此与看守所专门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开诚布公地谈了自己的想法,统一思想认识,请大家理解支持。

2014年,徐明书在监控中发现,看守所一位民警私下带在押人员出来散步。“他当时向我们看守所反馈这件事情,我脸上有点挂不住。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我们对涉事民警进行了通报批评。”看守所所长蒋兴祥说。通报后,徐明书又跟他一起找那位民警谈话:“我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你现在可能怨我恨我,但是一旦发生违法违纪,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回忆起徐明书这句朴实的话,蒋兴祥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依法监督既是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看守所民警的保护。我们理解他,也感谢他。”

2015年3月,在押人员彭某反映,其刑期计算错误,被多算了几个月,要求驻所检察官帮其纠正。徐明书获悉后,立即对彭某反映的情况予以调查核实。经过多次奔波,最终为彭某纠正了计算错误的刑期。“徐科长担任驻所检察室主任后,十分注重在监督中办案,对在押人员刑期计算错误、合法财产追回等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依法履职,尽全力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工作理念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曾与徐明书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说。

“宁可得罪你,也不能违背法律”

在被监督对象眼里,徐明书的确是一个爱“挑刺”、爱“找茬”的人。徐明书深知,这根“刺”不拔,总有一天会被戳痛。所以即使面对的是老同事、老朋友,他也不会让步。这一点,与徐明书相识多年的广德县柏垫镇司法所所长杨立斌深有体会。

“监所检察科监督社区矫正,与我们工作联系十分紧密。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常规检查,要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材料,一共30多本,一直看到下午1点多,饭都不吃。”杨立斌说。

这还没完,徐明书第二次来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了,直接搞突袭。“让我们打电话问矫正对象在哪,然后矫正对象必须要用固定电话打回来,证明其所在位置与说的一致,防止脱管漏管。”杨立斌说,回过电话还不算,他还要去实地抽查。

杨立斌终于“忍不住”了,一气之下,打电话给检察院领导“告状”,要求来查自己是否有问题。第二天,杨立斌接到了徐明书的电话,徐明书不急不躁地跟他说起了监所检察科的职责。

“法律在我心中是至上的,我宁可得罪你,也不能违背法律。”这句话让杨立斌心头为之一震,“他之后还经常来宣传警示案例,我们也意识到一旦出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在监所检察科工作的几年里,徐明书承办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20件,建议采纳率100%;受理在押人员控告、申诉24件,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向看守所、司法局和各级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78件,均被依法采纳。

几年来,凭着这股执拗劲,徐明书让广德县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2015年至2017年,该院监所检察工作在宣城市检察系统对口业务考核中连续获得第一。徐明书还作为宣城市检察机关监所检察业务竞赛的两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安徽省检察机关首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并获得了“全省检察机关第一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称号。2017年12月,在他和驻所干警的努力下,其所在的检察室被最高检命名为全国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一级规范化检察室”。

“我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

工作上实现了大跨越,徐明书的身体却“报警”了。2016年8月14日,一份肺癌晚期诊断书暂时中断了徐明书逐梦的脚步,他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入院治疗。

“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这是患病期间,徐明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把对工作的热爱,对正义的追求,对法律的坚守,全部浓缩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

一次,广德县检察院检察长张伟看望住院的徐明书时,他惦记最多的还是工作。“当时我们几位院领导去看他,他把工作交代了一遍,又提出找人替换自己的位置,说监所检察工作不能因为自己耽搁了。”张伟告诉记者。

后来,单位的同事为徐明书捐了数万元钱,他一直不愿意收:“每月1万多元的医药费,说不差钱是假的。但是钱不能收,因为怕这辈子都回不了工作岗位了,辜负了同事们的一片真情。”

因病情较重,离开医院后徐明书在家静养,但他仍然经常回到单位找同事们了解工作情况,也时常打电话询问。

2018年端午节前夕,同事王俊敲开了徐明书的家门,给他送去大家的问候。徐明书虽然神志有些不清,但看到王俊后,他振作精神从病床上撑起身体,询问最多的依旧是驻所检察室的工作进展。“他病成这样,还在惦记着工作……”王俊说,他跟着徐明书干了好几年,从他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爱岗敬业、不徇私情。“他平时严谨、认真,永远是第一个到单位,节假日总是安排我们先休息,他自己当班。”

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这天,皖南小城广德一片祥和。王俊拎着院里干警包的30个粽子来到徐明书的家,然而,让他悲伤的是,与病魔作斗争的徐明书已经在当天凌晨永远离开了大家……

最后一笔“党费”

2018年7月2日上午,广德县检察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刚刚痛失丈夫不久的朱友花。“他把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给党组织,这是他的遗愿。”朱友花边说边抹泪。

经办人员在接过这4545元特殊党费时,哽咽不语,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徐明书家里目前的窘境。近两年的治疗,早已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而这些钱则是徐明书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广德县检察院党总支书记刘远春告诉记者,在与生命赛跑的近两年时间里,徐明书从未忘记每月按时缴纳党费。从2004年7月入党交第一次党费,到最后一笔“特殊党费”,徐明书一丝不苟地践行着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言。

徐明书去世半年后,在他驻所检察室办公室的外墙上,他的办公名牌依旧牢牢地嵌在那儿,上面显示徐明书的“去向”——出差。

“我们非常想念他,所以他的名牌也一直留在这里,时刻提醒我们监督工作一定要‘较真’。”广德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刑事执行检察部部长、现任驻所检察室主任郎大江不愿意相信徐科长已经离开,仿佛只是短暂的出差,仍然和大家战斗在一起。

如今,崭新的驻所检察室明亮洁净,墙上的矫正人员监外执行检查流程图、独立的档案管理室,都是徐明书留下的宝贵“遗产”。

2018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联合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全国模范检察院”和“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徐明书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本报记者吴贻伙 通讯员查丹)

[责任编辑: 佟海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