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第七小队工队长 周义哲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唱出了广袤的森林与自由的林区生活。我在林区出生、成长,我在林区伐木、护林,30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林区一线,我想我的一生都和林区紧密相连。
我经历过林区建设的辉煌时期,也面临过林区禁伐、全面转产的低谷与彷徨。2015年4月1日,我和工友们放下斧锯,全部撤出林业作业点,由伐木人变成了护林人。经过近5年的恢复与发展,林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棕熊、飞龙等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狍子进城”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听惯了锯木声和采伐号子,再去听风声和鸟鸣,我们林业人有更深的触动,也对野生动植物有着更深的感情。疫情来袭时,加强对林区野生动物的管控与保护成为我们更加艰巨的任务。林业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巡护力度、检查力度,防止以各种形式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我们也基本上连轴转,拉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我想,只有保护好野生动物,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林区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但近年来,林子越来越好,动物越来越多,林区的人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受历史和体制影响,林区社会公共事业历史欠账太多:医疗条件落后,教育成本较高,污染治理能力缺乏,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我是最基层的人大代表。我想用自己的声音唤起更多的关注,希望众力携手,进一步改善林区城镇医疗条件,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增加职工收入,让林区有更大的吸引力,留住美景,留住游客,更留住新一代的林区守护者,解决林区“后继有林、后继无人”的问题。
(本报记者沈静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