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公诉席上的平凡英雄
——追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员额检察官易燕平
2018年12月4日,易燕平接待来访群众。
“明天在秀灵路检务中心的接访,你另外安排人去,这两天我要出庭公诉一个案件。”2019年12月9日上午7点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员额检察官易燕平对该院第九检察部主任李宝全交代着。
在南宁市秀灵路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控申接待窗口,每周二易燕平都会准时出现,但这次他破例了,因为这次出庭的是一起由他作为主要承办人、涉案金额近2亿元的集资诈骗案。
一个多小时后的上午9时,在南宁市中级法院第17号法庭,面对被告人,坐在公诉席上的易燕平神色从容,言辞犀利。下午5时5分,法庭进入调查讯问阶段,令人始料未及的意外发生了——易燕平猝然倒下,倒在他挚爱的公诉席上。
消息传来,李宝全的脑子一片空白:“那句交代语竟成了诀别。”
世上再无“易师傅”
法庭内,耳畔的声音戛然而止,南宁市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刘艳红猛然侧头看向身旁的易燕平,下意识地高举手臂请求休庭。
在采访中,回想起当天的场景,刘艳红的情绪依然难以平复。
休庭后,历经近50分钟的心肺复苏急救,易燕平被抬上急救车送往医院。第二天上午9时16分,噩耗传来:年仅53岁的易燕平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死亡原因系心源性猝死。
南宁市检察院办公楼瞬间被悲痛情绪笼罩,易燕平倒在公诉席上的消息在网上散开后,悲痛的情绪不断弥漫。不少网友留言:“公诉席是他人生的出发点,更是他的归宿。”“‘法律匠人’精神,令人钦佩!”……
记者查阅资料,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过度劳累。2019年12月9日,距离易燕平接手上述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督办的案件已经两年半。
“案卷近300本,涉案金额将近2亿元,被害人达1000人,涉及广西、新疆、广东等地,社会影响较大。作为该案主要承办人,易燕平两次共12天赴深圳引导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提审犯罪嫌疑人超过10次,制作审查报告多达150页,撰写补充侦查提纲超过50页,补充证据材料上百本,查看电子证据材料100G以上,接访超过50次,为顺利开庭奠定了扎实基础。”刘艳红说,对于进入检察机关32年的易燕平而言,这样的工作强度稀松平常。
一个生命戛然而止,但更多的往事却永久地烙印在了大家的心里。
“作为首批入额的检察官,2017年以来,易主任先后办理了一审、二审案件和职务犯罪不起诉审批、不起诉复议复核等各类案件120多件,其中不乏重案要案。”习惯称呼易燕平为“易主任”的南宁市检察院公诉部内勤陆秀丹说,易燕平做了多年的公诉办主任,被提升为专委后还始终坚持奋战在办案一线,在审查起诉、提审核实、引导取证、庭前会议、出庭公诉等环节,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南宁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米潇玲眼中,易燕平几乎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的代名词。“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易专委都会要求召开部门案件讨论会,请承办人详细地汇报案件证据情况,要求参与案件讨论的干警认真听取汇报,详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简单地说同意承办人意见。他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年轻干警的案件汇报水平和案件分析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我叫‘易师傅’20多年了,都叫顺口了……以后再也没有‘易师傅’了……”南宁市江南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滕居纯回想起与易燕平相处的瞬间,泪水在眼里打转儿,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总是主动办“骨头案”
易燕平走了,他的办公桌上还整齐地摆放着《公检法办案标准与适用》《检察业务管理指导与参考》《刑事检察工作指导》等书籍。透过玻璃窗,一缕阳光直射进来,洒在写有“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笔记本纸页上……这句易燕平亲笔所写的座右铭,无声地诉说着他生前的理想与追求。
1994年,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7年的易燕平从原南宁地区检察院调入南宁市郊区检察院工作。由于地处南宁城乡接合部,周边都是泥地,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也要走近30分钟。院里仅有一辆吉普车,尚未完全褪去青涩、浑身充满朝气的易燕平,外出办案基本靠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明明有其他选择,他却到条件较为艰苦的郊区检察院工作,每每被亲友问及,他都会洒脱地回一句:“无论在哪里,都是我的战场,这点苦算什么。”
1995年,在郊区法院法庭准备开庭前,滕居纯曾与几位资深老法官聊天,如今回想起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话语是一位老法官的那句话:“易燕平是近年来我遇到的最出色的公诉人之一,小滕啊,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逝者已去。采访中,记者在易燕平曾参与办理的数起案件中寻找他的踪迹,从点滴细节中最大程度还原易燕平的优秀检察官本色。
2007年,易燕平调任南宁市茅桥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后,遇到了他检察生涯的又一个“骨头案”。一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受贿被羁押在兴安县看守所,数日之后在该看守所离奇死亡,调查机关作出被监管人死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结论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易燕平接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交办的这起重大案件后,力排众议,带领专案组辗转多地,抽丝剥茧进行调查,查清了时任兴安县看守所所长为了保住单位的荣誉及下属不出事,指使、授意多名干警及同监舍的10多名被监管人员作伪证,隐瞒了嫌疑人被干警虐待致死的事实。在法庭上,面对5份结论各异的尸体鉴定,易燕平邀请专家出庭,从医学角度剖析被监管人死亡原因。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涉案干警最终低头认罪,受到应有惩罚。
“司法机关从来不会包庇纵容,它将永远公正。”易燕平铿锵有力的公诉词不仅告慰被害逝者,还引导舆论,把倒塌的司法形象重新树立。那一刻,法庭变成了释法说理的课堂。后来,该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监管场所查办职务犯罪十大精品案件之一。
2009年,已由茅桥地区检察院检察长调任南宁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兼公诉办主任的易燕平,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办案风格延续下来。
在办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张法灿受贿案时,张法灿始终否认犯罪事实,自称无罪,案件一时陷入僵局。易燕平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过程中,通过供证之间对比,发现证据体系不完整,并且部分事实也无法印证。
拥有多年办案经验的易燕平提议从行贿人入手,并列明详细的取证提纲。办案组根据取证提纲,内查外调,短短的一个星期就查清张法灿受贿100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
为了确保指控效果,易燕平精心设计“由证到供”的策略,昼夜奋战,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在办公室椅子上打盹。易燕平带领办案组通过梳理案件证据形成集中火力点,整合证据“集束”效应体现整体证明力,进一步指导修改庭审预案,最终张法灿因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2017年司法责任制改革,易燕平进入首批员额检察官序列,成为南宁市检察院公诉部门年龄最大、职位最高的检察官。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专办疑难复杂案件,超额完成办案任务,无一错案。
“近年来,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金融犯罪重特大案件频发,此类案件通常案情复杂,案卷少则十几本,多则上百本,涉案人员众多、涉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和国家金融秩序。易专委总会主动提出要啃这些‘骨头案’。”在南宁市检察院员额检察官苏冰琳看来,易燕平的执着劲儿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他好像心中总有一团火”
“老爸再三强调,不可以大操大办,一定要按规定来。同时,他还叮嘱我,以后要照顾好家庭,做一名好丈夫。”易燕平的大儿子回想起2019年10月结婚前的一幕,忍不住抬头望向天花板。在易燕平家里采访,这一幕让记者忍不住落泪。
同样令人动容的还有易燕平的“同事情”“群众情”。
在同事眼中,易燕平总是一副热心肠,“谦逊平和,古道热肠,人如其名,平易近人”。
南宁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梁永健记得,曾有位60多岁的老大爷来上访,情绪比较激动。易燕平先安抚好老大爷的情绪,告诉他:“你放心,这个案子我们检察机关一定会一查到底,还你一个公道。”“他说到,也做到了。”梁永健说。
2015年,广西首届检察官律师辩论赛打响,易燕平是领队。总决赛最后一场,其中一个辩题涉及渎职案件。队员们经过近4个月的车轮战,心里已形成固定“打法”。看了辩论方案后,易燕平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方案‘热闹’是够了,但办理渎职案件不能仅止于办案技巧,更要从‘实’处着眼,只有实事求是地办案,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尤为关键的是公职人员重任在肩,任何时候都要胸怀人民群众。”
在决赛现场,大家按照易燕平的建议调整方案,打了一场漂亮的决赛,南宁市检察院夺下桂冠。苏冰琳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她感慨地说:“易专委让大家看得更高,做得更实,在他身上学到的为民情怀,让我们终身受益。”
短短几天,易燕平殉职的视频在网上转发点播就超过700万次,微博阅读量超过4000万次。在网络上,深切的缅怀在延续。
“他好像心中总有一团火,公平正义之火。只要群众需要,这团火就永远不会熄灭。”与易燕平共事多年的南宁市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培训科科长谭玲说。
易燕平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担当。2019年12月14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的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来到易燕平的家中,对易燕平的家人表示诚挚慰问。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追记易燕平个人二等功,并号召全区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向他学习。
采访接近尾声时,易燕平的妻子凝视着身旁的日历,2019年12月10日这一天被圆圈标记着。“再多等一天,我就可以去看他出庭的风采了……”由于担心影响易燕平工作,这样的风采她之前从未曾目睹过,她的眼神里有不舍,有遗憾,也有一份敬仰……
●记者手记
我们心中的“易师傅”从未远去
32载检察生涯,他坚守公平正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53个寒暑春秋,他励志笃行,为道义无论冬夏。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绩,他的故事细细读来却感人至深。在易燕平身上,那种用生命践行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那种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感情,隔着网上的空间,感动着网下的无数人。
从检32年间,无论作为普通干警还是担任领导职务,易燕平从未离开办案一线,坚守初心,做到了无一错案。
主动提出要啃“骨头案”,易燕平身体力行,将专业化发挥到极致。在公诉席上,用心智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在法庭外,历经着一场场脑力与体力的较量。
同事的那声“易师傅”一喊就是25年,从此,世上再无“易师傅”。然而,于周边人而言,“易师傅”在办案时一丝不苟的认真、倾囊相授的耐心、风雨无阻的热忱却从未离去。
“立检为公、司法为民”,这句纸页上的座右铭,易燕平亲手书写,也在努力践行。他将检察办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每一个办案细节中,将具体而微的个人梦融入恢宏壮美的中国梦。众多像易燕平一样的检察官始终坚信,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份责任,踏踏实实履职尽责,始终保有初心,就是新时代的追梦者,是新时代的主角,是我们的奋斗“英雄”。
(本报全媒体记者史兆琨 记者邓铁军 通讯员刘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