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司法

湘绣、苗画、剪纸、渔鼓……湖南用“老传统”走普法“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3-07-20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嘉禾伴嫁歌《法治春风化喜雨》

“尊法学法又用法,全民守法靠大家,靠大家!”一首曲调悠扬的《法治春风化喜雨》,唱响了法治“好声音”。它的表演形式颇为特殊,是2021年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嘉禾伴嫁歌,在我国民歌界素来享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的美誉。

湖南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3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410项,9项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非遗大省”,在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播方式上,历来新招频出。

今年,为了推动法治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发展,湖南省司法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大赛。在湖南省司法厅的高位推动、层层发动下,14个市州积极响应,湘绣、苗画、梅山剪纸、铜官窑陶瓷、面塑等一大批围绕“‘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创作的优秀非遗作品竞相涌现。

法治守护非遗,非遗弘扬法治

法治与非遗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我国便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2016年,湖南出台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湖南省出台的第一部文化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办法》建立了代表性项目、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保护不力、履责不严、利用失当的单位和个人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从“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

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了法治宣传教育新载体。

“龙潭渔鼓一声响,普法送法开始讲呀!”来自张家界市慈利县的渔鼓非遗传承人张辉明一手抱着渔鼓,一手拍打鼓面,伴着拍子节奏,又一次唱起了《渔鼓诵法》。在渔鼓普法这条路上,张辉明已经坚持了30余年。除了像这样通过培训班为普法志愿者传授表演技巧,他还将慈利县龙潭河片区的几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收为了新的传承人,教会他们用渔鼓将法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红军远征难,自此处处有‘通道’。法治政策赖(好),家富国更强……”在怀化市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芋头古侗寨,侗族群众自编自演的法治歌舞在不停地传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戊梁歌会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法治“邂逅”非遗,走“新”更走心

随着“‘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大幕开启,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潮的面貌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涟源湘剧《“典”亮生活》

翻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画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以娄底市非遗项目“古塘竹编”为载体的气势磅礴的“法治号”龙舟。巨龙昂首,驮着“法治护航”四个大字,象征着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乘风破浪,奋力前行。同样来自娄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涟源湘剧也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典”亮生活》以涟源湘剧为载体,将民法典相关内容巧妙融合其中,让民法典宣传变得别有风趣。

《茶山号子来普法》

“家有规矩国有法,凡事要讲规与法。遵规守法人人赞,社会法治靠大家。”这是来自怀化市辰溪县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谣——茶山号子。辰溪县以高亢跌宕、激越悠扬的茶山号子为载体,精心编纂了法治歌曲《茶山号子来普法》,让普法宣传声声入心。

《女书魂·法治梦》

永州市司法局、江永县司法局运用世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江永女书,精心打造《女书魂·法治梦》表演节目,采取女书书写、女声诵读吟唱等多种形式,倡导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社区矫正宽严相济,既彰显了法律权威,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你要感谢的,是这个依法治国的好时代啊!”这是根据真实事例创作的长沙花鼓戏《山路弯弯山路长》,讲述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司法所所长的倾情帮扶教育,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懂得感恩回报的先进典型的故事,在基层一经推出就受到群众的欢迎与称赞。

以合力促活力,“湘”式普法有看头

非遗+法治,闯出了一条普法宣传新路径,不仅让非遗更“活”,也让法治宣传更“火”。

6月1日,来自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的女警普法小分队以一支法治+非遗版《挖呀挖呀挖》MV火出了圈,各平台总浏览量超1000万人次。这是湖南省司法厅集中组织对“‘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的一个缩影。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大赛开始后,湖南省司法厅全程统筹指导,在省市县三级普法平台开设大赛专栏,积极对接各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扩大大赛的影响力。学习强国、中国长安网微博、湖南长安网、红网·时刻新闻、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活动相关稿件逾百篇,全平台总点击量超过1亿人次。

6月10日,“‘湘’遇非遗法治同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展演活动在娄底市举行。上午,精妙绝伦的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实物面向公众展出,不少当地群众来到现场,与心仪的作品一起拍照打卡留念,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结合的魅力。

“‘湘’遇非遗法治同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展演活动现场

当晚,祁剧《恳谈风波》、非遗讲述《五彩世界》、常德丝弦《天上不会掉馅饼》、湘乡石坝鼓《法治社会暖人心》、快板《四八姑娘节·绥宁普法谱新篇》、洞庭渔歌《风雨无阻向前行》、非遗互动《古韵油纸伞法治新时代》等18个精彩纷呈的非遗法治文化节目轮番上演,3000多名观众到场观看。超过50万网友通过红网、湖南普法抖音号及快手号、湖南司法行政微博号直播间在线观看。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法治文化盛宴。

过去,法治护航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如今,非遗助力法治的传播与弘扬。未来,发生在三湘四水的法治故事会继续通过非遗作品被不断演绎,法治精神也将与非遗一道,在源远流长的湖湘血脉中得以世代传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