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法典之窗

杨晓莆:用好用足西部的比较优势
发布日期:2017-11-02 | 来源: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当前,西部地区正处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然而,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西部地区引才留才不能只依靠优惠政策,还要“量身”引才、“用心”留才。

眼下谈到人才,必然要提及“求贤若渴”的态度。人才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引进人才,抱有诚意与热忱具有一定感染力,但归根结底,“感染力”并不等同于“向心力”,要使“近者悦,远者来”,“求贤若渴”的态度必须要转化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办法。

西部地区资源、经费有限,“真金白银”没有发达地区实力雄厚,假如不因地制宜、摸清人才需求,“捡进篮子就是菜”,纵使短期“为我所有”,也不会长期“为我所用”。因此,在人才吸纳上,西部地区更需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笔者认为,西部地区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只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红利”,擦亮人才新政的“含金量”,在与东部地区的衔接配合、错位竞争、差异发展中定能“弯道超车”、大有作为。

人才是兴业之本,更是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引进人才要与当地特点紧密结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前,在考核标尺和政绩导向下,个别地方较少考虑成本因素与实际需求,好大喜功,甚至“饥不择食”。比如有些地方盲目提高人才引进标准,动辄要求985、211高校毕业生或是全日制研究生。不根据实际,引来的未必能够“人尽其才”。

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留住人才要以人为核心、以用为基础。打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必须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从信息对接、落地落户到资金支持、政策指导的全链条支持服务。

在向发达地区学习、靠近的同时,西部地区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以灵活的方式引进高适用、高匹配人才,并依靠高端人才抢占产业高端。四川成都市的东方汽轮机公司瞄准重型燃机热端部件研发的技术难题,由4名院士加1名“千人计划”专家加本土研发专家组成团队,顺利突破技术难关,为全面实现燃气轮机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带动“候鸟型”人才纷至沓来。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西部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发展现状,突出地方竞争优势及机遇,进一步完善地方人才政策,建立起长效用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真正吸引和打动人才的,是实现梦想的机遇和环境。用俗话来说,“引凤”要先筑好“巢”,所谓“巢”,其实是指这个地方能否为人才提供“一切皆有可能”的希望。比如,能否用平台、载体、服务来支持人才成就事业、体现价值。比如,能否通过政策、制度、效率减少青年人才“成长的烦恼”。对于人才来说,有了这样的机遇和环境,就如同是吃下了“定心丸”,才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杨晓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