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社会热点事件,好几位体育明星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到聚光灯下,成为舆论指责和批评的对象,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仅举一例:近日,莎普爱思滴眼液涉嫌虚假宣传被有关部门调查,作为产品代言人的中国女排教练郎平也陷入舆论漩涡。尤其是那句“治白内障,选莎普爱思”的广告词,正是从郎平口中说出的,这更增添了受害者以及网民对其盲目代言的不满。
体育明星在舆论场和商业圈建立起普遍的影响力,是这几年逐渐形成的趋势。对中国体育而言,这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这意味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愈发成熟、体育产业的能量逐渐释放、体育健儿的魅力正在生长。孙杨、柯洁、张继科等运动员,其影响力已经从体育跨界至娱乐、影视、商业等诸多领域,运动员个人品牌价值愈加凸显,一次比赛的胜利可以让万千粉丝热泪盈眶,让众多商家一拥而上。
然而,从莎普爱思事件来看,一旦体育明星的影响力被错误或过度使用,其负面效果同样不容小觑。当然,我们可以用性格耿直、一时冲动来解释一次失言,用并不知情、缺乏判断来回应一次事件,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说服观众,也难以挽回丢失的信任。体育明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容逃避。
体育明星的影响力来源于赛场内外的综合表现。在一次活动上,郎平曾表示,商家挑选运动员,肯定是选那些积极、阳光、有正能量和感染力的,运动员的个人品牌和商业价值没有冲突,只要把握好就是可以的。
但事实上,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并不容易。体育明星在赛场上或许可以“任性”,但在公共空间里却容不得“冲动”。作为聚光灯下的重要传播节点,一次若无其事的谣言转发就有可能掀起一场舆论风波;作为大众信任的正能量“化身”,一次为虚假广告的代言就有可能让千百人的健康受损。
在“跨界”的领域里,体育明星也是普通人,其智识与判断未必高人一筹。在此前提下,体育明星无论是参与公共讨论,还是接受商业代言,都更需谨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或热心公益、或投身商界,其积极的态度与转型的能力令人称赞。但须知,身负公众期待,就要合理使用自己的影响力。赛场上的犯规会遭到惩罚,赛场下的犯规也不例外。
- 上一条:徐剑波:担负起育人的历史责任
- 下一条:检察机关应是“错案追究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