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法律援助

北京市人大代表雷达:拓展未成年人检察的品牌力量
发布日期:2018-02-27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北京市人大代表雷达建议

拓展未成年人检察的品牌力量

品牌的力量其实非常强大,在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方面亦然。据我所知,在北京市西城区有一项传承了18年的法治教育活动——“西检杯”西城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迄今为止,参赛学校涵盖了辖区内所有的中学,比赛场次多达百余场,现场参与学生累计数十万人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法治宣传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面的行为,参与度、互动性、代入感如何,能否真正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才是普法的应有真谛。18年,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也已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随着“西检杯”影响力的扩大和法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在校排演的法治短剧始终能够紧跟最新法律动向,紧贴身边法律生活事件,用身边的法律教育身边的人群。同时,学校的法治宣传教育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每年定期举办“方正杯”法律知识竞赛作为“西检杯”的选拔赛。这些,都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此外,我还了解到,全市检察机关对于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并非“点”上的辉煌,而是一种“面”上的群星璀璨。比如:顺义区检察院有个“明星”宣讲团,叫作“蒲公英”青少年法治宣讲团。这个宣讲团以帮助未成年人强化知法守法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优化成长环境为工作宗旨,采取发现隐患主动授课及应邀授课两种模式,内容和形式丰富而生动。青年检察官在授课时,当讲到一名未成年人被劫取钱财后,嫌疑人乘公交车逃跑的案例时,对于如何自救,首先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再揭晓此人乘坐同车次公交车,经寻求乘务人员帮助,嫌疑人被公交司机迅速拉送至派出所的答案。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情景模拟”的同时,对被害人机敏的举动、正确的选择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像“蒲公英”一样的法治宣讲团能够越来越多,为在校师生带去有营养、有质量的法治教育。

我们都知道,虽然预防是源头,但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并不能完全百分之百地杜绝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因此着力强化未成年人帮教救助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了解到,石景山区检察院早在2014年9月就建立了该市首家全覆盖式涉诉未成年人帮教基地。而且,该院通过检法联动,将被观护帮教对象扩展到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法院适用缓刑、判处管制、免予刑事处罚和短期实刑的未成年被告人。

根据该院提供的统计数据,非京籍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占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70%,但他们在京缺少家庭观护帮教条件,异地考察机制又不够完善,有点像“无根的野草”。但检察院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联合了三家爱心民营企业,在观护帮教期内为其提供工作岗位,同工同酬,解决食宿,专人联系,身份保密,开展帮教。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这种帮教并不是生硬的,在明确帮教总时长的基础上,未成年人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帮教内容,检察院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合作,由身份中立、有专业社区服务背景的专业司法社工全程帮教24小时观护,形成一对一帮教组。检察官曾经告诉我,有一个15岁的孩子小超在辖区一家青年活动中心每月定时当义工,除了他的24小时联络人——一位专职社工,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半年后,小超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因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至关重要,我希望北京市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能够越做越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