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法律援助

关于书画主题与创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6-09-05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关于书画主题与创作的几点思考
 
张树海在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修班上的讲话

 
        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自1992年创建以来,已走过了25个年头,并连续举办24届全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摄影作品展。投稿作品越来越多,由最初的一、二百件扩大到一、两千件,因此不得不从中筛选获奖作品展出。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省美协、省书协均曾特别决定,凡在我会获一、二等奖者均可参加省美协、省书协。群众的反映也相当好,改变了群众对政法部门干警的印象。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去年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李微微同志及政法各家领导亲临观展。我们为了使研究会的活动更好的普及、发展、提高,专门举办这次研修班。
       借此机会,我谈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题目是:关于书画主题与创作的几点思考。

 
为什么要主题
 
        我们以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组织创作中确定主题很重要。主题就是出发点,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与统一。
        
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每年的书画诗词摄影展都确定了主题,但要求不严,所以名为有主题其实无主题。去年,我们把政法系统第二十四届书画诗词摄影作品展主题确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连续开了十余次创作座谈会。在评奖中也坚持符合主题的作品入选。共收作品1200余件,147件书画、诗词、摄影作品获奖,展览办得非常成功。首先是作者的高度政治热情、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充满血泪的历史,抗战胜利是中华儿女骄傲的历史,也是勿忘过去展望未来实现中华强国梦的创作动力。很多作者为了创作去走访调查、翻阅资料。长沙中院胡军军同志去云南抗战战场考查,常宁检察院尹志超同志仔细研究湖南抗战情况,创作版画系列《血性湖湘》6幅(见《湖南省政法系统第24届书画诗词摄影作品集》P80-82,以下简称作品集),记录湖湘儿女为抗日战争所作贡献,内容有长沙会战、衡阳会战、常德会战及芷江受降等,《血性湖湘》系列版画由省人民检察院游劝荣检察长作跋,我和陈海波、曹志刚、丁智良同志题字。专家对这幅版画评价很高,此画评为特等奖。再如娄底市公安局集合机关实力派书法家刘世勤、曾峰、刘晓华、陈志龙、肖体东、杨志文同志书写抗日烈士家书六副《抗日名将家书选》(见《作品集》P9-14),体式多样,精心雕琢,十分成功,获特等奖。又如省公安厅刘礼堂同志与省国家安全厅唐立风同志合作之《全民抗战彪炳史册》(见《作品集》P16-17)实是一篇政论文,一千余字,采取篆、楷结合的方法来完成十余尺长卷,气势恢宏,很多人在作品前留影。还有省人民检察院饶力明同志的为了拍摄摄影作品《抗战英烈的守护人》(见《作品集》P111),在平江和抗战英烈墓守护人同吃、同住了两天,而拍得此片。还有省国家安全厅杨建刚同志深入长沙洞井考察,向老人们了解当年的战况创作大型油画《长沙保卫战》(见《作品集》P86)。在去年的创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实例不一一例举。正是大家对主题把握的准,在创作过程中用心,完成的作品精彩,才有了去年展览的成功,才被邀请去北京展出,获得中央政法委及政法各大家领导的好评。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是出发点。一篇作文,必须有主题,一幅画、一首诗、一张照片也都要有主题思想。现在回过头来再说今年的创作主题。三个主题,简言之就是围绕法治文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进行创作。做为政法工作干警,法制文化创作是永恒的主题。大家不论职位高低、分工不同,但同是一个目标,即为法治中国、法治湖南建设而工作。我们有条件围绕这一主题创造出优秀书画诗词摄影作品。理由是,第一我们是实践者,耳濡目染,既了解现象,也了解内涵,抓住重点进行创作,就会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第二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给自己出题目。去年司法系统初选的摄影作品,和抗战题材有关的很少。后来司法厅组织再创作,永州监狱选刘雄庆的摄影作品《榜样的力量》(见《作品集》P112)记录服刑犯人向抗日烈士宣誓,加速改造自己。高墙内犯人的生活是社会关心的,政法部门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法院特赦抗战服刑犯是个很好的题材,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出炉。我们抓这些题材,应该说是我们饭碗里的事。(第三)要深入生活,调查研究。采风是什么,就是调查研究,就是观察思考找素材。抓住生活中最有感染力、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政法部门为法制建设服务的项目太多了,选用法制创作主题,创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希望同志们去认真创作。
       在书法创作中,我们除了书写古典诗词、名言警句之外,也要写些自己的东西。对人生价值观,很多名人留下了名句,如:诸葛亮: “鞠躬尽碎,死而后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孙中山“天下为公”;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习近平同志对每个共产党员发出号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除了学习和实践这些名言外,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箴言,书写出来,成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也是思想的一个升华,反映自己的价值观。省人民检察院一位同志办案中体会《法施于人,虽小必慎》。这是火花性的语言,应该说每个同志都有自己的箴言,写出来不也是很好吗?

 
书画同源,诗书画结合发展
 
        书和画都用线条表达。传统的书法和国画都用毛笔。西方的油画是不题字的,作者的名字也往往写在作品的背面。而中国画则讲究画中题字,配诗,使人更能欣赏诗之情、画之意。唯画有人物、山水建筑、花鸟虫鱼之分。按照我们的要求创作出符合主题思想的作品很难。这就需要勤动脑思索。24届抗战作品展中姜卓《一纸降书开霹雳》(见《作品集》P88)、尹应雄《情系太行山》(见《作品集》P91)、杜奎娥《延安颂》(见《作品集》P105)等都是山水画家不断探索的结果。对于今年的创作,我提倡多看资料、多看图片,多找一些同志了解情况,多看电视剧如《长征》等。
       绘画作品怎样表达主题思想。过去一些花鸟画家画过《和平万岁》用画和平鸽寓意,还有一些画家通过画花卉表达祖国的繁荣。心有灵犀一点通。主题与创作,需要细心的观察与思考,自然的结合。这样才不会牵强附会。
    下面我再讲一些强强联合,诗书画携手创作的问题。
       “三绝碑”,全国有十大三绝碑古迹,三绝一般是指文、书、镌刻均出自名家之手,如许昌的三绝碑为汉代王朗所起草的《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由书法家粱鹄书,镌刻家钟繇镌刻,立二碑于河南漯河。
       再如湖南郴州苏仙岭三绝碑,北宋著名诗人秦观(秦少游)被贬郴州,写了一首《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苏东坡为此写了跋,大书法家米芾又为秦观之作书写镌刻在苏仙岭石壁上,亦称三绝碑(诗、跋、书三绝)。应该说这是一种强强联合,相得益彰,影响深远。
       在画作中,诗书画的联合相当普遍,一般是名家画,自己作诗题字,也有由书家作诗题字。有书画兼收并蓄相得益彰之效。在画上题诗,据诗作画,自古很多。当代也不少。这说明诗、书、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融合于一纸,增加艺术性和感染力。
       好的作品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我也感到雷同太多,把山和瀑布搬来搬去,花卉也大同小异,特点不明显。我试着学古人和一些画家合作一些作品,和伍祥干先生合作了一副《辣椒歌》,他画辣椒,我写毛泽东《辣椒歌》;我和欧元贞女士合作一副山水画,取材于宁乡的一个砂石矿,力图表现白居易诗中“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这幅作品没有模仿,因此既努力表达了诗境,也反映了湖南农村的山水。
       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相互合作,诗、书、画结合也更加趣味性,各尽所长,取长补短。我希望书、画、诗的作者联手创作出一些精品来。


基本功与创作
 
       老子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学习书画诗词摄影也是如此。从零起步,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好不容易。首先要从基本功上下功夫,即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学书法还是要练帖,这是基础,是基本功,你写字不懂体式和基本技法,画人不懂人的身体构造与比例,照相不懂构图、光圈速度,很难学好。诗词也是一样,古典诗词讲究平仄韵律,诗不是文字游戏,是碰撞心灵的火花,讴歌时代乐章,激励前进的号角。所以我们政法部门在普及这些文化活动中,要组织爱好者,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法。在书法界过去也有人认为不一定先学楷书,可直接写行草。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楷书是基础、是入门,打好基础才能运用自如。王岐山同志也批评过某些领导干部不学楷书,而到处去题字、出书。
       以上说的,是强调学基本功,基础知识。学习就是模仿、但我们不满足于模仿,要创造自己的风格。要超越前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要集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是可以努力的。比如舒同先生的字自成一体。枫林宾馆招牌是他写的。现在有很多毛体书法爱好者临摹毛主席的字,确实写的很好。但要他写没有摹本的诗却写得不理想,原因是不能走进去,再走出来。毛主席的字,从他的诗境、章法、运笔都使人惊叹,似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一首《沁园春·雪》,上下三千年,纵横五千里,这首诗的气势非一般人所具有,再由他写出来,更加独具特色。如果学毛体的同志也尝试把另外一些诗词用毛体写出来,并使人感到自然、流畅,那就是成功之作。我和宁乡法院李志仁同志讨论过,他写了一篇作品,毛主席的《祭黄帝陵》,这副作品单个字我觉得可以,但在章法上很难将毛体书法的气韵表现出来。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齐白石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些都是鼓励我们在前人的基础再创造、再前进。不要停留在模仿。模仿是创作的发展过程,不是终极结果。
       多学、多看、多思。多练,看什么,看名作、看书法字贴、看名家的专业论述、看电视片、看照片......有条件的要实地采风,特别是一些山水、花鸟画家,实际看又和书上看的不一样,地分南北、气候不同,地容地貌不同,古代和现代也不同,观察、思考、多练始终是我们学习书画诗词作者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学习前人、超越前人的必由之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前进,不负我们这个人才倍出的伟大时代。
我谈的三个问题讲完了。这次研修班胡红湘会长、刘礼堂秘书长等研究会工作人员认真组织、政法各大家积极配合,安全厅提供场地服务,杨光荣厅长亲自到会看望研修班学员,给大家鼓励,为大家加油,柳劲深、李儒光、吕可夫等专家授课,收获丰硕,为25届作品展创精品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消化,把成果转化在书画、诗词、摄影作品上,多出精品。
     (作者为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首席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