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司法

江苏:积极运用法治文化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06-12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近年来,江苏省着眼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载体形式

浓厚乡村振兴法治环境

江苏2011年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法治文化进乡村、进社区,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是打造覆盖城乡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法治主题公园等法治文化景观项目和法治文化设施;同时在全省各地群众相对集中处的民居墙体,嵌入德治名言、法治典故等内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乡村法治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法治元素植入地方戏、民间艺术、农民画等特色文化形态中,着力打造一批蕴含现代法治精神、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此外,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书画展览等法治文化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法治的内生动力。

三是实施精准高效法治文化传播。以法润江苏普法平台和江苏网络普法联盟为核心的新媒体普法矩阵,实现了普法资源、信息发布、法律解读、产品推送等“四大平台”互促互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法治文化传播格局。适时开展法治文化实践活动,使法治文化从灌输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自觉接受方向转化,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素养。

强化规则培育

激发乡村振兴法治活力

近年来,江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进法治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助力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一是深化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江苏通过政策引领、实践突破、由点带面,推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标准化建设,把村(社区)打造成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的平台、群众依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依托、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目前,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率超过45%,全方位、广覆盖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江苏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二是运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江苏先后培育形成启东沙地普法名嘴微联盟、南京浦口乡贤会等156个社会组织,推进法治文化向生产、生活等领域全方位影响和渗透。

三是延伸拓展司法行政服务品牌。依托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和法律服务微信群,打造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法治文化产品推送模式。开展“一村一顾问”“法律便民服务”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弘扬传统美德

厚植乡村振兴法治根基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一是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功能。充分发挥农村乡贤、道德模范在邻里协调、民情联络等方面的工作优势,成立乡贤会和百姓议事堂,引导群众把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道德评判标准。持续开展文明创建、道德评议、树立典型等行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风尚。

二是运用家风家规家训培育。积极开展优秀法治家训评选、家书征集等活动,以法治家庭的小气候带动法治社会的大气候。把“爱国守法”纳入“江苏最美家庭”推选和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家规家训”,全省累计征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家规家训”1.3万余条。

三是培育文明乡风促进移风易俗。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事理事会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培树先进典型等形式,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利用重大传统节日的契机,把传统节日与时代元素相结合,发挥基层本土“草根”文化队伍作用,用身边人演身边事、说身边情,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育成新风尚。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打造形成德法护蕾行动、法治福孝文化等100多个德法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