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建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是全国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也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就为我们勾勒了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图景。
围绕三个文件统筹推进法治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党中央先后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和《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文件,对今后的法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目前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推动其尽快出台。这三个文件将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我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狠抓落实。
聚焦重点领域 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
规划纲要草案中,构建新发展格局占据重要篇幅。在立法方面,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及时研究推进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方面的立法,抓紧补齐短板,保障新业态新模式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在“软环境”方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领域执法,依法防范和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继续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员”“安全阀”和“助推器”。
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一刀切”执法,以及执法、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将推动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加强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制定完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深入推进公证、仲裁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 上一条:新冠疫苗接种常见问题问答
- 下一条:企业想维权该如何入手?法律特派员纾困解难“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