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花八门的短视频有着让很多人“上瘾”的魔力,无聊时刷一刷,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对于成年用户来说,这种“黏性”都有待商榷,而对未成年人而言,很多平台的迎合式算法推荐更让人不安。
尽管经过多轮整治,网络直播行业的混乱情况有所好转,但在绝大多数公众的认知里,这个行业仍是个“名利圈”,让未成年人远离是最好的选择。近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
“一纸禁令”,正当其时。近年来,“萌娃主播”“儿童网红”屡见不鲜。3岁女童被喂到70斤做吃播赚钱,“小马云”被机构以帮扶为名签约服务直播带货,还有不少孩子成为搞笑段子、危险炫技、打色情擦边球的视频主角……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儿童网红”的“恶示范”,部分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上的不良导向,经由互联网传播,可能会“带歪”更多的未成年网民。
从实际经验来看,对任何乱象的治理,无非依赖三类群体的作用,即政府、企业和公众。就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这个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说,不仅有关部门适时开展专项行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从公众方面来讲,绝大多数人都有正确的“三观”,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行动非常支持,很多家长也愿意去积极举报各种不良行为。
那么,有了政府的监管和民众的支持,剩下的就是相关企业的作用了。直播平台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一方面,要提高使用“门槛”。比如,通过推出防沉迷提醒、中止系统,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设置技术防护墙;在注册、打赏等环节加入人脸甄别要求,使未成年人无法冒用家长手机登录平台;对视频直播进行类型化、分级别管理,廓清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观看的内容边界等。
另一方面,要加大巡查力度。相对于有关部门的专项监管,直播平台的日常巡查更为重要。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时代,平台能够轻易掌握大多数人想看什么和爱看什么、什么人在直播和什么视频在传播,所以平台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拿所谓的海量信息不容易审核作为借口,赚这些“昧心流量”。一旦发现未成年人直播,就应强制其下线,更不能把有害视频推荐给用户。
老话讲,什么样的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情。16岁以下未成年人正是好好学习的年纪,借用一句流行语,“网络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当然,让未成年人的“圈子干净”,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管住那些无所顾忌的平台,少点那些“掉进钱眼儿”的父母,还孩子们一个干净美好的网上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