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疑难案件

广州互联网法院:“云端”法治创新篇
发布日期:2021-11-05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2021年9月16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发布“E问执达”系统;24日,“奕朔”圆桌会议召开;26日,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成立……这家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5A级写字楼52楼,一出生就携带着改革基因的“云端”法院,三年来始终与国家、大湾区同频共振,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着力推动互联网司法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的深度转变。

  以在线庭审为突破

  回应新时代司法供需之变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涉网纠纷激增,从2018年9月成立至今,广州互联网法院累计受理案件量已迈过14万件大关。该院坚持以创新为源,跑出了互联网司法的“加速度”:在线庭审平均用时和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分别比传统审理模式节约时间约3/5和2/3.

  2020年6月9日,依托“5G+VR”打造的“广州互联网法院党建ZHENG先锋”上线运行,这一线上“精神家园”最大限度激发了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将忠诚干净担当融入“广互人”的血液,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自觉。

  三年时光流转,见证了平均年龄33岁的“广互人”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也映照着他们矢志不渝的初心。

  从全国首个便民诉讼服务设施“E法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到研发“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有效破解存证难题,再到全国首个5G虚拟智能“YUE法庭”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期开庭……包括网络著作权纠纷全要素审判“ZHI系统”“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在内的智能应用成果已获5项国家专利及著作权登记证书。不断的“首创”,及时回应着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去年9月28日,司法科技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一年来,成功孵化出“点指即讼”“5G音视频中台”等多项“云网”应用,打造业务上云、集约建设的司法“新基建”。

  三年征程中,广州互联网法院初步实现了“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流程再造和规则破立。发布全国首个在线庭审规定等规范性文件13份,多项规则被《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采纳;作出全国首例妨害在线诉讼司法处罚的决定,有关身份认证、电子送达、举证责任等诉讼规则的持续深入探索、实践,为推动司法模式转型升级筑底强基。

  以打造“精品案例”为目标

  支撑网络生态发展之稳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无限想象和可能的时代,司法如何在波澜壮阔的风口与浪潮中蹄疾步稳,为网络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年初,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一起网络侵权纠纷,原告黄某在小区物业群内遭其他群成员恶意辱骂,因群主长时间不作为,遂愤而诉至法院。

  经审理,该院明确了微信群群主应当履行群主管理责任的司法态度,划定网络空间“最小自治单元”行为边界,引发1.3亿网民热议。北京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田丽评价该案:“这是我国网络治理进程中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让人们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道德的真空地带。”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以成为鲜活的“法治教科书”为目标。在“首份侵害人格权禁令申请案”中,创新提出适用审查标准,以充分的释法说理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作出国内首例“云游戏”诉中禁令,确定“云模式”下知识产权权属的认定标准:“王者荣耀游戏侵权案”获评2020年度AIPPI中国十大版权热点案件;审结全国首例“借名直播纠纷案”,明确主播劳动创造的网络虚拟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三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强化网络人格权保护、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网络交易秩序、规范网络新业态、保障互联网金融业态安全等方面,持续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精品案例,共计92篇案例入选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全国法院“百个优秀庭审”等。

  9月26日,全国首个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在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直面网络虚拟财产、数据资产产权界定、人工智能技术等司法前沿,全力护航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在法未规定但实践困惑的地方,“广互人”将继续奋力书写“赶考”路上高质量的司法答卷。

  以系统治理之谋

  笃行互联网法治之道

  司法创新不是对新兴技术的亦步亦趋或简单叠加,而是以技术、机制、规则的有效衔接、补位,形成治理闭环。

  早在成立后不久,广州互联网法院就上线首个粤港澳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陆续入驻93家调解机构、1192名调解员,为“林俊杰诉胡桃里餐厅”等一批跨境纠纷案件提供跨区域、跨法域、跨语言的专业解纷服务。随后,“枫桥E站”解纷站点在腾讯、字节跳动等9家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布设,全面推动平台自治与司法治理能动衔接,入选人民网2021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数据显示,三年来,该院通过和解、调解等非判决方式化解案件占总受理案件逾六成。

  如果说努力推动解纷关口前移是“一站式”多元解纷的进阶之路,那么,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则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要义。

  初创之时,广州互联网法院即着眼于系统擎画、一体推进,发布《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司法引擎的五年规划》。三年来,依托区块链赋能优势,在服务对象、治理内容、对接方式上集成创新,形成了“三链合一”的诉源治理新模式。主动对接党委政府主导的“监管链”,与金融、版权等监管部门共建协同治理机制;主动打造互联网司法“征信链”,“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已对5603名被执行人精准画像;首创互联网司法信用报告制度,积极搭建网络社会诚信评价体系;主动构建社会治理“服务链”,以司法建议这一“小切口”,发挥柔性监督“大文章”。

  今年6月5日,正值广州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被隔离在家的伍慧鸣法官居家开庭办案,凭着多年办案经验,发现案件中的格式条款存在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在作出裁定后的48小时内即在线发出司法建议,对方随即做出整改。“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公平正义不能停歇,司法的规范引领同样刻不容缓。”伍慧鸣如是说。

  这是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推动诉源治理实质化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成立至今,该院累计发布司法建议、行业观察报告、审判白皮书等120余份,内容涵盖电商交易、网络借贷等34个方面,相关工作举措被最高人民法院专刊印发全国法院予以推广。

  以司法传播之势

  展示中国法治之效

  放眼全球,中国正成为新愿景的发明者,互联网司法发展也从“跟跑”走向“领跑”,每一起涉外案件的办理都是一张“中国法治”名片。

  广州互联网法院坚持平等保护境内外主体合法权益,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年来,该院共受理涉国际知名标识、国际域名等涉外因素案件3212起,案件年度增长幅度达46.2%,其中,涉外当事人主要来自美、英、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文某诉麦凯士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明确当事人使用VPN获取境外证据的效力认定标准,多名民诉法权威专家认为此案具有示范效应。在“陈某诉Bulu公司域名权属纠纷案”中,合理扩张解释“实际联系原则”,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争议解决领域的话语权。

  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该院创建英文版官方网站,充分展现中国司法的裁判思路、调解技巧等创新实践,努力提升涉外法治领域的国际认同。

  把中国法治强音传播到远方,也传递到未来。该院着力打造“两微一端”、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以“新、精、准”的内容与形式吸引大量年轻网友关注,至今点击量超11.2亿次,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47.93%.网友“晨晨光sara”直呼:“年轻法院年轻范儿,正能量也能让人‘上瘾’。”

  三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召开“创意无境ZHI行世界”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等学术研讨和国际交流活动269场次,覆盖10506人次。成立涉外工作小组,研究、翻译国际司法先进经验资料逾30万字,逐渐锻造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互联网审判人才队伍。

  “我们不仅要做互联网司法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好践行者和推动者。”广州互联网法院院长张春和坚定地说。在建院三周年之际,广州互联网法院“5G·智联·未来法院”即将上线,智慧司法的轮廓日渐清晰,未来徐徐展开。

(南方法治报)

责任编辑: